od体育官网入口

“双百千万1+11+N” 打造“衢动力” “浙丽转”品牌 加速地市科技成果转化

来源:od体育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5-03-30 23:46:15

  

“双百千万1+11+N” 打造“衢动力” “浙丽转”品牌 加速地市科技成果转化

  自2023年以来,省市县联动深入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双百千万”专项行动,逐步形成了1个总品牌、11个地市子品牌,探索裂变出了N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路径,有效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整体效能。

  “创新浙江”公众号开设“双百千万1+11+N”专栏,对各地探索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路径和经验做法进行集中报道,以期在全省范围进行比学比鉴、复制推广,为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敬请关注。

  衢州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服务链的深层次地融合与互动,搭建产学研用金精准对接平台,激发科学技术创新的内在活力,推动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和产业化,目前已持续开展“衢动力”产学研用金对接活动30余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衢动力”品牌打造,进一步发挥创新平台在辐射带动全域科技发展方面的非消极作用,为构建具有特色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活力。

  衢州充分的发挥四省九地市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打造“共享需求、共享人才、共享仪器、共享成果”的跨区域成果转移转化“四共享”模式。举办四省边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会,吸引了来自江西上饶、福建南平、安徽黄山等四省九地市的1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有名的公司代表参加。联合四省九地市共同发布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签订中试项目合作协议,进一步共享仪器设施和人才技术团队,目前累计发布技术需求和成果200余项,落地中试项目39项。开展“四省边际”仪器设施免费共享月活动,共有14445台仪器设施纳入共享名单。

  为加快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加大院士团队的招引力度,先后建成了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衢州)、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衢州化工新材料创新研究院等9大高能级科创平台。秉承“选好人、给足钱、不管事”原则,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高能级科创平台创新活力。以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为例,选任战略型专家任其龙院士作为带头人,实行简政放权,财政每年给予不低于1000万元科研经费保障,而在机构设立、人才招引、项目攻关上也赋予充分自主权,着力打通研发、小试、中试和产业化的成果转化全路径。目前,浙大衢州研究院已集聚海内外创新人才380余人,服务企业200余家,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300余项。

  聚焦主导产业需求,依托浙大衢州“两院”,建成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围绕“学科+人才+产业”探索中试运营管理模式,着力破解因体制机制造成的学科建设和产业联系不紧、中试项目受理难、成果转化的困境。以科技成果中试基地为载体,强化人才、项目、产业融通,打造“科技成果中试+”成果转化落地新模式。通过“科技成果中试+人才”,帮企业培养一批懂技术、会实操的综合型创新人才,为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提供人才保障;通过“科技成果中试+项目”,打造科研人员、产业和资本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逐步推动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产业化项目实施,吸引设立科学技术创新基金;通过“科技成果中试+产业”,以科技攻关、产品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等形式,引导优质科技资源下沉产业一线。

  围绕“产业定位科技,科技索引人才,人才依靠教育,教育赋能产业”的创新生态链,丽水坚持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紧扣“1315”特色产业链集群,以企业创新需求为核心,通过在优质成果精准导入、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等方面精准发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重塑,构建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的成果转化模式。

  借鉴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实现收入再分配的做法,探索构建科技成果“转移支付”体系,发挥政府在科技要素再分配和科技成果转化上的组织者作用,促进科技成果和资源要素向欠发达地区和中小企业“下沉”转移,加快缩小“技术差距”“科技鸿沟”,打造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动能。一是让成果通过“体外孵化”“飞进来”。在北、上、广、深、杭等科学技术人才最集聚、科学技术创新资源最密集的一线城市建设一批“人才科创飞地”,构建“研发在当地、产业在丽水,工作在当地、贡献在丽水”模式。目前在建“人才科创飞地”13家,共招引入驻企业382家,累计引进落地成果转化项目64项。二是让成果通过“先用后转”“引进来”。建立“一县一业一院”结对机制,精准导入高校资源,围绕特色产业链组建“成果池”,推动高校成果通过“先用后转”的方式实现转化。龙泉市聚焦汽车热管理产业,采取“地方研究院+高校资源”模式,构建汽车热管理产业“先用后转”成果池,促进浙江大学的科研成果优先向龙泉转移。缙云县聚焦机械装备产业,采取“地方政府+产业链”模式,构建机械装备产业“先用后转”成果池,推动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成果面向产业“精准投放”。

  为解决加快发展地区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弱、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不畅等问题,丽水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有成果转”“有权转”“愿意转”“转得顺”这条主线,畅通创新链、产业链通道,解决源头问题、权益问题、动力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探索了科技成果转化“147”工作方法(即聚焦1个产业、建立4张清单、实施7个工作步骤),并形成一整套工作标准。如组建金属制作的产品产业成果转化加速器,按照“147”方法,对遂昌县金属制作的产品企业浙江永上特材有限公司开展系统走访,通过“需求—成果—专家”多轮匹配,促进了成果靶向对接。中国计量大学丽水技术转移中心,按照“147”模式,对莲都区阀门企业替科斯科技集团丽水流体设备有限公司开展系统走访,通过准成果转化“小切口”,集中优势打开了校企合作局面。

上一篇:华秦科技、唐兴本钱战略出资汉正轴承
下一篇:中美俄五代航空发动机寿命对比:美4325小时俄4000中国是多少